《悟真篇》——北宋 张伯端
考该书以诗、词、曲等体裁阐述内丹理论,认为修炼金丹是修仙的唯一途径,书中有“学仙须是学天仙,惟有金丹最的端”;“万卷仙经语总同,金丹只此是根宗”;“若人了得诗中意,立见三清太上翁”等语。作者在《序》中将道教方术分为两类,称行气、导引、辟谷、房中术等为“易遇而难成”,认为“劳形按引皆非道,服气餐霞总是狂”,“休妻谩遣阴阳隔,绝粒徒教肠胃空,草木金银皆滓质,云霞日月属朦胧,更饶吐纳并存想,总与金丹事不同”。唯有炼金丹,是难遇而易成,即难于炼成,而一旦炼成即可成仙。
道教内丹修炼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,长期以来深受研究者的注意。北宋道士张伯端在熙宁八年(1075年)所作的《悟真篇》是汉代魏伯阳《参同契》以后的又一本重要的丹经著作,可以说同为丹经之祖,是道教内丹丹法的主要经典之一,其丹经地位与魏伯阳的《周易参同契》相仿。全书由诗词歌曲等体裁写成,包括七言四韵16首,绝句64首,五言1首,续添西江月12首。总结了北宋以来的内丹方术,继承了钟离权、吕洞宾的性命双修学说,并且对陈抟《无极图》中“炼精化气”、“炼气化神”、“炼神还虚”等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。
TAG: 《悟真篇》
上一篇:《青囊序》—唐杨筠松撰
下一篇:麻衣相法
相关文章
最新TOP10